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整合

小砾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红山文物的最新研究结果和关于文明标准的定义,可以证明中华文明起源于8000年前。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整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vVQ本库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整合一:第 1 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vVQ本库

  [教学目标]vVQ本库

  知识与能力目标:vVQ本库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vVQ本库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vVQ本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vVQ本库

  [教学重点、难点]vVQ本库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vVQ本库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vVQ本库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vVQ本库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vVQ本库

  [课时]1课时vVQ本库

  [课型]新授课vVQ本库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vVQ本库

  板书设计:vVQ本库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vVQ本库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vVQ本库

  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vVQ本库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vVQ本库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vVQ本库

  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vVQ本库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vVQ本库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vVQ本库

  [授课过程]vVQ本库

  教学内容vVQ本库

  教法、学法vVQ本库

  导入新课:vVQ本库

  1、我国最早的人类vVQ本库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中国最早的人类vVQ本库

  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vVQ本库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vVQ本库

  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vVQ本库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vVQ本库

  教学内容vVQ本库

  教法、学法vVQ本库

  2、北京人vVQ本库

  发现时间:1929年vVQ本库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vVQ本库

  生存年代:20—70万年vVQ本库

  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vVQ本库

  生活状况:群居生活vVQ本库

  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vVQ本库

  3、山顶洞人:vVQ本库

  时间:1.8万年vVQ本库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vVQ本库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vVQ本库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vVQ本库

  巩固练习:(见课件)vVQ本库

  作业:(见课件)vVQ本库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vVQ本库

  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vVQ本库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vVQ本库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vVQ本库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vVQ本库

  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vVQ本库

  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vVQ本库

  读第5页最后一段,找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学生回答。vVQ本库

  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比较两种居民的差别。vVQ本库

  读第6页第一、二段,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复原图及其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分析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学生回答。vVQ本库

  多媒体展示问题:动脑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人的洞*中发现海蚶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看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vVQ本库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此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在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共同回答。vVQ本库

  多媒体展示:设计的练习题,可以采取分组抢答的形式。vVQ本库

  多媒体展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vVQ本库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整合二: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vVQ本库

  [教学目标]vVQ本库

  知识与能力目标:vVQ本库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vVQ本库

  2、过程与方法vVQ本库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vVQ本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vVQ本库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vVQ本库

  [重点和难点]vVQ本库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vVQ本库

  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vVQ本库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vVQ本库

  [课时]1课时vVQ本库

  [课型]新授课vVQ本库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vVQ本库

  [教学设计]vVQ本库

  1导入新课vVQ本库

  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vVQ本库

  2.探究过程vVQ本库

  (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vVQ本库

  (2)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vVQ本库

  (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vVQ本库

  (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vVQ本库

  (5)在了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产的内容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应怎样看这一现象?vVQ本库

  (四)巩固小结vVQ本库

  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vVQ本库

  2、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vVQ本库

  (五)推荐作业vVQ本库

  1、制作与本课农耕经济有关的自由阅读卡,可以是神化传说、历史故事,诗歌,也可以是农耕小知识。vVQ本库

  2、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到农村感受一下农民耕作的苦与乐。vVQ本库

  附:板书设计vVQ本库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vVQ本库

  1、时间---距今7千年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vVQ本库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vVQ本库

  4、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vVQ本库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vVQ本库

  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vVQ本库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vVQ本库

  3、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vVQ本库

  4、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vVQ本库

  三、大汶口居民vVQ本库

  1、时间---距今四五千年2、地点---山东大汶口vVQ本库

  3、在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vVQ本库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整合三:第 3 课 华夏之祖vVQ本库

  [教学目标]vVQ本库

  1、知识与技能:vVQ本库

  通过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等。vVQ本库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vVQ本库

  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vVQ本库

  方法:采用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vVQ本库

  [重点和难点]vVQ本库

  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vVQ本库

  难点: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vVQ本库

  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vVQ本库

  让学生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揭示黄帝是人文初祖。vVQ本库

  [教学资源]结合本课主题自制幻灯片若干张教学挂图等。vVQ本库

  [课时]1课时vVQ本库

  [课型]新授课vVQ本库

  教师活动vVQ本库

  学生活动vVQ本库

  导入新课:vVQ本库

  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之祖?vVQ本库

  让学生在回顾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教师导入时提出的问题。vVQ本库

  讲授新课vVQ本库

  一、炎黄战蚩尤vVQ本库

  出示问题:vVQ本库

  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vVQ本库

  2、华夏祖是怎样形成的?vVQ本库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要的总结。教师出示孙中山的一段话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并有其中内容过渡到下一目vVQ本库

  认识黄帝像,对黄帝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vVQ本库

  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小组vVQ本库

  讨论涿鹿之战的双方、过程及其结果;在此基础上思考华夏祖的形成。vVQ本库

  二、黄帝----人文初祖vVQ本库

  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提出设问: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vVQ本库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谈,要求各组推选代表回答。vVQ本库

  各个小组根据《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其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小组相互合作vVQ本库

  三、尧、舜、禹的禅让vVQ本库

  出示问题: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的外你还知道哪些?vVQ本库

  你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vVQ本库

  教师设问: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教师简要总结说明vVQ本库

  各个小组推选代表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搜集到的材料相互交流,相互讲述,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vVQ本库

  举出实例说明(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大禹治水的故事)。vVQ本库

  课堂小结: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点出只因为炎黄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我们称他为人文之祖。vVQ本库

  课堂检测:课外延伸: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课外作业:从你得到的寻找历史的途径中选择一个最有趣的事例,讲给同学听。vVQ本库

  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及其所得看书整理笔记。vVQ本库

  1、P16页的练一练vVQ本库

  2、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建立的时间()名称()思考回答vVQ本库

  记录在预习本上要求:课后通过查找有关的资料,精心筛选、整理,记忆,选择自己认为的。vVQ本库

  板书设计:vVQ本库

  尧舜禹vVQ本库

  炎黄战蚩尤华夏族形成vVQ本库

  禅让制vVQ本库

  黄帝的贡献人文初祖vVQ本库

  夏朝vVQ本库

  禹时vVQ本库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整合四:第 4 课 活动课 寻找历史vVQ本库

  [知识与能力]vVQ本库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中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vVQ本库

  [过程与方法]vVQ本库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vVQ本库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vVQ本库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vVQ本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vVQ本库

  1、批判地继承古代历史任务的道德、精神;vVQ本库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vVQ本库

  [要求]vVQ本库

  1、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vVQ本库

  2、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vVQ本库

  3、不同观点的交锋要以理服人,要讲究辩论的技巧。vVQ本库

  [课时]1课时vVQ本库

  [课型]活动课vVQ本库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vVQ本库

  [教具]地图册、多媒体资料vVQ本库

  [授课过程]vVQ本库

  介绍老师去旅游暑假,我们有的同学常外出旅游,旅行社都会为游客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如果老师外出旅游,你们能否设计一条的旅游线路呢?那么,请你们开始行动吧!vVQ本库

  【找一找】利用节假日,搜集自己家乡或居住地的历史名胜古迹的有关资料,设计出XX地名胜古迹一日游的线路,带着老师去旅游。vVQ本库

  【讲一讲】每组选出一名学生担任导游,可一边讲解,一边展示搜集的图片、拍的照片、录制的录像或制作的网页,让老师及全体同学一起来了解家乡或居住地的历史名胜古迹。vVQ本库

  【议一议】让学生就如何保护好家乡或居住地的名胜古迹展开讨论,自由发言,提出合理建议。vVQ本库

  【评一评】由学生投票评选出家乡一日游或XX地一日游的设计线路。最后,由教师来评议出线路设计和导游。vVQ本库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