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笔记分析

路马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高中的学习上,我们要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尽早补上拉腿学科。“木桶理论”表明,一个木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块儿板决定的。因此,要想成绩好,就要重视薄弱科,而语、数、英是重点。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笔记分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yX3本库

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笔记分析1yX3本库

【原文欣赏】《扬州慢》yX3本库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yX3本库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yX3本库

翻译:yX3本库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yX3本库

扬州是淮河东边着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过去是十里春风一派繁荣景色,而我如今看到却长满荠麦叶草一片青青。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号角吹起了冷寒,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yX3本库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困难表达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开花繁生!yX3本库

简介:yX3本库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yX3本库

背景:yX3本库

姜夔在这首词里用了他常用的小序。小序的好处就在于交代写作的缘由和写作的背景。而这首小序则更明确地交代了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地点、原因、内容、和主旨。让人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词人写作此词时的心理情怀。yX3本库

字词:yX3本库

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yX3本库

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yX3本库

维扬:即扬州(今属江苏)。yX3本库

荠麦:荠菜和野生的麦。弥望:满眼。yX3本库

戍角:军营中发出的号角声。yX3本库

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黍离:《诗经·王风》篇名。据说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见宗庙毁坏,尽为禾黍,彷徨不忍离去,就做了此诗。后以“黍离”表示故国之思。yX3本库

淮左名都:指扬州。宋朝的行政区设有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都。左,古人方位名,面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名都,着名的都会。yX3本库

解(jiě)鞍少驻初程:少驻,稍作停留;初程,初段行程。yX3本库

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用以借指扬州。yX3本库

胡马窥江:指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这里应指第二次洗劫扬州。yX3本库

废池乔木:废毁的池台。乔木: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yX3本库

渐:向,到。清角:凄清的号角声。yX3本库

杜郎:即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俊赏:俊逸清赏。钟嵘《诗品序》:“近彭城刘士章,俊赏才士。”yX3本库

⒂豆蔻:形容少女美艳。豆蔻词工: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yX3本库

⒃青楼:妓院。青楼梦好: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yX3本库

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笔记分析2yX3本库

一、通假字yX3本库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yX3本库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yX3本库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yX3本库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yX3本库

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yX3本库

6.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yX3本库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yX3本库

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yX3本库

9.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沾: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yX3本库

10.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yX3本库

11.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轻轻敲打yX3本库

12.毕今日之驩驩:通“欢”。yX3本库

13.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女:通“汝”你yX3本库

14.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县:通“悬”悬挂yX3本库

二、古今异义yX3本库

1.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古义:抵押。今义:差不多。yX3本库

2.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yX3本库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yX3本库

4.幸蒙其赏赐。赏赐:古义:照顾。今义:奖赏物品。yX3本库

5.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yX3本库

6.独有女弟二人。女弟: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yX3本库

7.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yX3本库

8.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yX3本库

9.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yX3本库

10.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yX3本库

1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yX3本库

12.此必及我。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yX3本库

13.会论虞常。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yX3本库

14.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yX3本库

15.卧起操持。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yX3本库

16.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假: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yX3本库

17.来时太夫人已不幸。不幸:古义:对去世的委婉说法。今义:指灾祸yX3本库

18.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后一年。yX3本库

三、词类活用yX3本库

①意动用法yX3本库

单于壮其节壮:以……为壮。yX3本库

诚甘乐之乐:以……为乐。yX3本库

②使动用法yX3本库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投降。yX3本库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肥沃。yX3本库

(3)反欲斗两主斗:使……争斗。yX3本库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投降。yX3本库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受苦。yX3本库

(6)王必欲降武降:,使……投降。yX3本库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归yX3本库

(8)屈节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yX3本库

(9)别其官署常惠等别:使……分开yX3本库

③名词活用yX3本库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雨。yX3本库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yX3本库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yX3本库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yX3本库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yX3本库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yX3本库

(7)绝不饮食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yX3本库

四、一词多义yX3本库

①使yX3本库

(1)数通使相窥观使:使者。yX3本库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出使。yX3本库

(3)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yX3本库

②语yX3本库

(1)以状语武语:告诉。yX3本库

(2)如惠语以让单于语:说的话。yX3本库

③引yX3本库

(1)虞常果引张胜引:招供。yX3本库

(2)引佩刀自刺引:拔。yX3本库

④食yX3本库

(1)绝不饮食食:给他吃的。yX3本库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食:吃。yX3本库

(3)廪食不至食:粮食。yX3本库

(4)给其衣食食:食物。yX3本库

⑤发yX3本库

(1)方欲发使送武等发:打发。yX3本库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发动。yX3本库

(3)恐前语发发:被揭发。yX3本库

⑥乃yX3本库

(1)见犯乃死,重负国乃:副词,才yX3本库

(2)恐汉袭之,乃曰乃:副词,于是、就yX3本库

五、特殊句式yX3本库

①倒置句yX3本库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yX3本库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yX3本库

(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yX3本库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yX3本库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yX3本库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yX3本库

②判断句yX3本库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yX3本库

(2)非汉所望也。yX3本库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yX3本库

③被动句yX3本库

(1)见犯乃死,重负国yX3本库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yX3本库

(3)皆为陛下所成就yX3本库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yX3本库

(5)武留匈奴凡十九岁yX3本库

④省略句yX3本库

(1)后随浞野侯没湖中yX3本库

(2)单于子弟发兵于战yX3本库

(3)使牧羝yX3本库

(4)会缑(gōu)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yX3本库

(5)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yX3本库

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笔记分析3yX3本库

简介:yX3本库

这是篇典型的赋。赋是一种文体,讲究铺张叙事,重视辞藻押韵,本文体现了赋的特点。比如发端之辞“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不仅有气势,而且含义尤丰,写尽秦王朝暴兴速灭的历史,其中“毕”、“一”、“兀”、“出”锤炼极佳。“毕”、“一”概括了六国互丧、天下为秦的史实,而“兀”、“出”,则形象说明“阿房出”是由“蜀山兀”换来的。作者以夸张的艺术手法,不仅写出了阿房宫规模宏大,而且生动地揭露了秦始皇的腐败、荒淫。这些无不反映赋的艺术特点。yX3本库

背景:yX3本库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yX3本库

字词:yX3本库

特殊句式yX3本库

1、判断句yX3本库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yX3本库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yX3本库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yX3本库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yX3本库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yX3本库

2、被动句yX3本库

1)输来其间yX3本库

2)函谷举yX3本库

3、倒装句yX3本库

1)宾语前置yX3本库

秦人不暇自哀yX3本库

2)定语后置yX3本库

(1)有不见者,三十六年yX3本库

(2)钉头磷磷yX3本库

(3)瓦缝参差yX3本库

(4)管弦呕哑yX3本库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yX3本库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yX3本库

(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yX3本库

(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yX3本库

(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yX3本库

(5)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yX3本库

(6)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yX3本库

4、省略句yX3本库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yX3本库

2)摽掠其人yX3本库

3)可怜焦土yX3本库

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yX3本库

古今异义yX3本库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yX3本库

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yX3本库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yX3本库

④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怜悯)yX3本库

⑤几千万落(古义:座,所;今义:下降,衰败)yX3本库

⑥直走咸阳(古义:跑,奔,此处解释为趋向;今义:行)yX3本库

一词多义yX3本库

一:yX3本库

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yX3本库

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yX3本库

3、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yX3本库

4、而或长烟一空(全都。)yX3本库

5、用心一也(专一。)yX3本库

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yX3本库

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座)yX3本库

8、一肌一容(每一)yX3本库

9、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一样)yX3本库

爱:yX3本库

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yX3本库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yX3本库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yX3本库

4、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yX3本库

取:yX3本库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yX3本库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yX3本库

3、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yX3本库

4、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yX3本库

族:yX3本库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yX3本库

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yX3本库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yX3本库

4、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公四年》(家族)yX3本库

焉:yX3本库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然:……的样子。)yX3本库

2、或师焉,或不焉(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助词。)yX3本库

3、且焉置土石(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yX3本库

4、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用灭亡郑国来增强邻国的力量呢?怎么。疑问副词。)yX3本库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堆积土成为山,风雨在那里兴起了。于之。兼词。)yX3本库

6、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yX3本库

而:yX3本库

1、骊山北构而西折(它从骊山向北建造,折向西面。)yX3本库

2、不敢言而敢怒(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怒。)..yX3本库

3、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yX3本库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句读的。)yX3本库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且经常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yX3本库

夫:yX3本库

1、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唉,假使六国各自爱护他们的百姓,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抗拒秦国。)yX3本库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语气助词。大国,难以测量啊,害怕有埋伏啊。)yX3本库

予观夫巴陵胜状(我看那巴陵的美景。)yX3本库

yX3本库

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笔记分析相关文章:yX3本库

★ 高中语文必修三知识归纳总结yX3本库

★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知识点yX3本库

★ 高中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归纳yX3本库

★ 高一语文必修三古文知识归纳yX3本库

★ 高一语文必修三复习资料汇总yX3本库

★ 高一语文必修3复习要点yX3本库

★ 高一语文必修三复习资料汇总(2)yX3本库

★ 高一语文必修三古文知识归纳(3)yX3本库

★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总结yX3本库

★ 高一语文必修三古文知识归纳(2)yX3本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